找到相关内容767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激进与保守(2)

    不少,例如第一期以偶然而燃起了佛教革命热情,第二以偶然而开了讲学办学的风气,第三以偶然而组织主导过中国佛教会,大抵皆出于偶然幸致,未经过熟谋深虑,劳力苦行,所以往往出于随缘应付的态度,轻易散漫,不能...培薛笃弼的批复》(1928年5-7月),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《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》第五辑第一编,文化(二),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,第1070-1071页。  [28]明旸法师主编《圆瑛大师年谱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4461705.html
  • 鸠摩罗什的中观般若思想

    初期的一点是差不多相同的。”林传芳《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》《华冈佛学学报》第二   《大正藏》卷45第162页中   《大正藏》卷45第122页中   《广弘明集》中僧肇的《什法师诔文》。《出三藏...十二门论》、《大智度论》等论,介绍龙树中观学说。   《摩词般若波罗蜜经》403年4月23日,译于逍遥园,第二年译完。罗什所译的这部经,对后来佛教般若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,特介绍一下这部的翻译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1961909.html
  • 道安法师的般若思想

    长安。   李荣《寻觅弥天释道安道场记》上、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01年第四和2002年第一期、第二。   《出三藏纪集》(梁)释僧佑撰 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第289页   此经是小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461923.html
  • 普门化红颜──中国观音变女神之探究

    3  《中国上古的女神》叶舒宪、孙康宜,《岭南学报》第二,2000年10月  《中国远古的女神》宋兆麟,寻根,1995年4月  《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》宋兆麟,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,1995年1月  ...观音》小林太市郎,《佛教艺术》第一期,1948年;第二,1949年  《晋唐的观音》小林太市郎,《佛教艺术》第十,1950年  《唐代的大悲观音》小林太市郎,《佛教艺术》第二十,1953年;...

    王俪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3262193.html
  • 越南佛教史略

    仅从过往该地及僧人游学的零星记载中,得到若干消息而已。 2TU V9Z   二、佛教的发展与朝廷  自从公元第二世纪至第十世纪前半纪为佛教的第一期。也既是移入;从第十世纪之后半纪至第十四纪之末,为佛教的第二,也即是发展期。  佛教在越南的发展,颇得力于越南朝廷的拥护。越南王统之成立,是在宋太祖开宝元年,由丁部领成立了大瞿越,是为丁朝,历两主而亡,计十二年(佛元一五一二至一五二四年──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062455.html
  • 唐代佛教庶民化问题初探

    简化和贴近生活。  五是主张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农禅,创立丛林制度,使僧人集团劳动化,与庶民生活进一步接受(注释:参见吴炎〈唐代禅宗对我国佛教的改革〉,《上海社会科学》一九八四年第二。)。  ...,已完全具备了上述条件。  魏晋南北朝时期,佛教传入后不久,其主要任务是佛教理论的介绍,译经成为传教的主要方式。通过译经,将印度佛教介绍到中国,这是输入的特点(注释:参见梁启超《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...

    侯旭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262524.html
  • 龙门石窟交通遗迹与佛教艺术的历史联系

    龙门石窟造像遗迹看北魏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〉(《民族研究》一九八九年第二)第三十二——四十页。  (8)《唐会要》卷八十六。  (9)《旧唐书》卷八十六〈许王素节传〉。  (10)墓志拓本影印件,见...平安,造弥勒像一区,以置於此。至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曰法容剋就,因即造齐,镌石表心,奉申前志。永愿母子长餐化年,眷属内外,终始荣,一切群生,咸同其福。维太和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详造...

    张乃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156253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与发展趋势

    推断,太虚与印顺的思想有根本差异,最典型者,如台湾研究近世佛教思想的江灿腾先生,1988年在《东方宗教研究》第二上发表《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》一文,其中有一段说到从太虚到印顺的思想转变,他主张:...;,“人圆佛即成”。在他看来,末法佛教之主潮,必在密切人间生活,而导善男信女向上增上,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。1940年8月太虚在汉藏教理院讲《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》,提出&...

    张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4562612.html
  • 儒佛导言(2)

    影响后之复活》(印度协会1949年印)、胡谷怀《宋明理学与佛学》(《人生》第24卷第六,1962年8月)、黎明《宋明理学与佛老之学》(《人生》第25卷第二,1962年12月)、唐君毅《略谈宋明儒学与...——兼及佛儒道死亡观之区别》(《青海社会科学》1992年2)、郭德茂《儒、道、释论“中”》、郭德茂《中:儒道释的智慧与误区》等论文还对儒佛两家其他方面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。  (2)玄学与佛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562652.html
  • 探讨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

   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》(《中国宗教》2002年第二)。 ...中华文化的最早阐释。第二阶段为周、秦之际,产生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互为异同的天下,复经秦、汉前后的演变,渐次形成儒、道、墨三学说思想特立独出的形态。第三个阶段为魏、晋、南北朝的演变,产生隋、唐以后儒、释、道...

    高荣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0562853.html